笔趣阁 > 大明正统1442 > 第五十一章 平定东南民乱

第五十一章 平定东南民乱


  朱祁镇又问张辅说道:“而今局势变化,朱永应该已经处州了。“

  朱永带着五千多备倭军,直奔处州城下。

  而此刻叶留宗在处州城下,已经围攻了数日之久了。

  就好像是叶留宗攻建宁府一般,他攻不下建宁府,也攻不下处州城,其实一个县城一定要死守的话,叶留宗也是攻不下来的。叶留宗所部的攻城能力,并非一时半会儿,能锻炼出来的。

  只是并非叶留宗所部就没有收获的。

  他最大的收获,就是裹挟了不少矿丁,大军从万余人一跃到两万之众。

  甚至见朱永所部过来,叶留宗怡然不惧,就在处州城下与朱永所部打了起来。

  朱永此次前来,可是有备而来,各种大炮也是不少,朱永先用大炮轰击敌方阵营,目的是乱敌军阵,这群反贼哪里见过这么多火炮,顿时士气跌至冰点。

  杨信也到了朱永营帐之中,先施了一礼,对于他来说朱永是前辈,也是上司,所以颇为恭敬的说道:“将军,末将愿意率本部冲击敌阵。”

  朱永确是不急不慌,毕竟功勋在哪摆着,也跑不了,在那研究这群反贼的阵法,虽然粗浅,却是有点门道,若看轻对手,用莽夫之法只会给敌人机会。

  朱永说道:“杨统领莫要着急,等敌军败退时,你再出击,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叶宗留看到如此多的火炮也不是太担忧,因为此前见过的火炮也就守城厉害,一冲到近前都是一堆废铁。

  叶希八亲自率领大军,向着朱永的阵前冲锋,势要一举攻下火炮阵地。

  这次南下带着火炮也不多差不多只有一百门,不是那种大炮,是小型的火炮,威力也有限,所有叶宗留才有勇气,冲击大明的军阵,他以为这也是九边的军队。

  前几次叶宗留和杨信有几番交手,除了骑兵厉害,步军根本不堪一击,他以为,杨信的步军也是九边调来的,所以看到朱永的步军就敢掰掰腕子。

  朱永早已上马看着这一切,己方火炮已经放了四轮,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杀敌,是震慑敌人,放完第四轮,敌军的前锋已经到了近前二十步,所以,炮兵果断,放弃这堆铁疙瘩,缓慢撤退,火铳兵顶上,敌军顿时骚乱起来。

  朱永看此情形,直接亲自上马,带领五千铁骑冲击敌阵。

  武装到牙齿的备倭军,还有时间放了三轮火铳。

  朱永一骑当先,敌军如潮水般四散奔逃。

  杨信直接带着五百铁骑冲击敌方大营,他确实是恨死了叶留宗。

  敌军乱上加乱,可挡不住人多,想击溃也要花一番时间的。

  双方交战一个时辰,打得分外激烈,这五千铁骑,横冲直撞。

  朱永追到一个顶盔戴甲像是首领的人物,此人便是叶希八,也不是叶希八不跑,他的马匹是一匹劣马,跑不过备倭军的军马。

  朱永手拿朴刀,一刀便结果了此人,一合都没有便被斩于马下,这让朱永大失所望,朱永作为勋贵世家,一手刀法可以说大成,此人刚刚一骑当先好不勇武,还说可以痛快的打一场,没想到一刀便杀了此人。

  “杀。”无数喊杀之声撞在一起,两条阵线死死的咬住了对方,一时间长刀与长枪齐鸣,鲜血与惨叫覆盖了整个战场。

  战局几乎是一边倒。就在双方交战的地方,迅速的铺满了一地尸体,备倭军的马匹踩着尸体战斗,压着敌军根本喘不过气来。

  短短片刻之间,叛军就死伤过千人,因为在这样惨烈的厮杀之中,伤员根本没有办法救治的,也不可能救治。

  只要倒地,就会有无数马蹄上去,片刻之间,就被踩成一团肉泥。

  刚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坚持,但是时间长了,即便是心理能够承受,很多人都引起生理反应了。

  骑兵的克星除了火器就是长枪了,可是这些叛军一个也没有,只能等待被杀。

  叶留宗所部却是实打实的两万人,其中万余人装备还不错,叶留宗所部本身就是矿丁出身,兵器也能打造一些。再加上一路来,从各府县夺得兵器,最少一万人是武装的。

  至于其余的虽然都是一些竹枪木盾的东西,虽说是枪,却是一触即断,但是呐喊助威还是不错的。

  而叶留宗倒是在实战之中锻炼了一些本事。但是面对下面的指挥不力,两万人的人数优势也不能全面发挥出来。

  叶留宗刚发现有数千”边军铁骑“时,就带着后军撤退了。

  杨信带着五百铁骑,冲击叶留宗的几千后军,杨信已经放走叶留宗一次了,这次他根本不管对方有多少人,只是一个劲的冲杀,不是不怕死,如果后方是南方卫所的军队他怎么都不敢追的,不过这次他后方不止有几万卫所军,主要还有五千备倭军。

  叶留宗边跑边问陈善恭:“追着咱们不放的是谁啊?”

  陈善恭说道:“听说叫杨信,应该只是个兵疲,大哥,咱们都是步军,跑不过他们的,我留下挡一挡,大哥你先跑吧。”

  叶留宗感动道:“兄弟,哎,好吧,抵挡一会就跟来。”

  陈善恭:“大哥放心,等我斩了那小将便来。”

  陈善恭当即调转马头,对着杨信吼道:“杨信小儿,死来!”

  随即带着大部分军队冲向杨信。

  杨信顿时怒目圆睁,哇呀的乱叫,被一群反贼戏弄他这是第二次了。

  陈善恭道:“哈哈哈,乳臭小儿,额......”

  只见那杨信操控着脚下良驹,一跃而起,手上动作,行云流水,张弓搭箭,仿佛飞起来一般。

  一箭封喉,箭从嘴里穿入,脖颈而出,陈善恭顿时仰面而倒,所率数千人,作鸟兽散,乱作一团。

  等朱永包围剩下的想四处逃窜的乱军时,杨信斩杀俩千,俘虏一千,叶留宗已经带着不到一千人仓皇逃了。

  再看朱永本部斩杀一万三千人,无一活口。

  建宁府大捷之后,论功行赏,杨恭作为忠臣之后,又立有功劳,起复为建宁府同知,协助剿灭叶留宗。

  这对杨恭是一个大好机会。

  原因很简单,杨恭没有功名,如果他有功名,他就不会继承荫官了。没有功名,即便是有杨荣的政治遗产,他在朝廷之中也是走不远的。

  他本来决定在家里做一辈子乡绅,将自己弟弟与儿子供出来一个进士,才能复兴家族。

  但是叶留宗之乱,却给了杨恭另外一条道路,就是军功。

  在正统年间,文官与勋贵大体是平衡的。特别是朱祁镇登基以后,有意维系这一股平衡。

  对杨恭来说,走不成文官,走武将也是可以的。

  杨荣在武将方面的人脉,其实比文官方面还多。

  别的不说,杨信或许不知道,但是杨恭却是知道,杨洪当初也算是杨荣的人。甚至杨洪家中供奉的中堂,就是杨荣所写。

  这种政治意味很深的东西,杨洪会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杨恭此刻虽然被封了一个同知,只要将来立了功劳,说不定,就能上奏朝廷,将文官换成武将。

  还能弄一个世袭的指挥使之类的。

  这才是杨家的累世富贵。

  所以杨恭在剿灭叶留宗这一件事情,颇有拼命的姿态。

  杨恭已经号召各县,在道路上设卡,从仙霞岭到铜盘山,各处密布眼线,有五千士卒严阵以待,一旦贼人复入福建,决计会挡在省界之外,等大军会剿。

  等朱永处理完眼下的叛军,稍作休整,丢下火炮,就上马去追。

  此战直接杀敌一万余,俘虏俩千多,可惜跑掉贼首,不过也跑不了。

  叶希八作为叶留宗的头号猛将,却被朱永一刀斩于马下,陈善恭第二猛将也被杨信一箭穿喉。

  战场之上,差一分就是死,何况此差的不止一星半点。

  朱永,追了几十里,追到了叶宗留残部,不到一千人,但全部是骑兵,不过大部分都是劣马,跑了几十里马匹早就跑不动了,所以叶宗留准备殊死一搏。

  叶宗留也听说过边军,可今日见到的“边军”强到如此离谱,比前番杨信的骑兵都厉害,他怎么会知道,这是朱祁镇最强的底牌之一,山河变色时拨乱反正的底牌之一。

  朱永坐镇中军,统帅军队包围,准备全歼这群反贼,他才不会上前搏杀,以震士气,这就是最后的决战,只能以血换血,就算朱永再自负,稍有不慎也会身首异处。

  朱永先用三眼铳扰乱敌军,然后分割敌军,发挥明军人数优势,叶留宗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他已经和下属失去了联系。

  叶留宗眼见自己的一个个方阵,就好像是雪崩一般退却乱窜,明军冲到了后面方阵之上,一时间前后都混乱起来。

  叶留宗只能趁没有完全合围之前后撤。

  又追了数十里,朱永一刀将叶留宗人头砍下,就此算是结束了大明数月的内乱,此战朱永杀敌共计一万四千人,俘虏三千,其余失踪,备倭营共损失了三百匹战马,六百名士卒,可谓是大胜。

  杨信所部伤亡,一百人,斩敌三千余,俘虏一千余,没有让朱祁镇失望。

  至于南方卫所的损失应该和叛军齐平的。

  ......

  铅山大捷传到宫里,内阁与朱祁镇汇报过后,让这一战的有功之臣,全部来京城述职。

  福建以后让郭登镇守,并且负责解决卫所腐败的问题。

  闽西伯郭登在此战中表现一般,不过组织地方还算可以,主要是后期的安抚工作和剿灭漏网之鱼的确不错,在勋贵中也算有威望,尽管没有功勋,也要提拔起来。

  “请陛下放心。”郭登说道:“臣在福建,不管说福建军堪比备倭营,但福建军决计是江南第一。”

  朱祁镇也知道,江南第一这四个字,简直是矮子里面拔一个高个而已,而且绕开了水师。

  如果给现在大明的军队排名的话,能打的当然是方瑛的征南军,朱祁镇的禁军,朱永的备倭军,朱英的水师。

  虽然人数最多的是九边,却参差不齐,但也是能打的,至于现在的江南,招反贼都比他们强。

  朱祁镇说道:“你且在福建镇守,我让朱英配合你,等你整顿好了之后,明年春天,就留朱英镇守福建,你回京,朕有用你的时候。”

  郭登并不知道朱祁镇所想这些,但是皇帝一番看重的表情,还是郭登心中感动,说道:“臣必行为陛下整顿福建。建立一支南国强军。”

  朱祁镇打发了郭登之后,立即对范弘说道:“去内阁看看,焦宏完事没有,如果没有完事,让他在文华殿等候。”

  “是。”

  朱祁镇随即起身徒步走过整个三大殿广场。来到文华殿不久,焦宏就已经到了。

  朱祁镇先是问了一些福建官场整顿的问题,焦宏对答如流。朱祁镇也就放心了。

  每一个人精力是有限的,摸内阁六部军方这些大佬的脉,朱祁镇已经感到很头疼了。至于每一地的巡抚,朱祁镇还稍稍关注一些,至于布政使,按察使,府县官员,除非特别的突出,朱祁镇是不会多问的。

  问也是例行公事。

  这些具体的施政,是内阁的权力范围。

  朱祁镇从来没有想过,也不可能将权力夺过来。因为夺回来也没有用,朱祁镇一个人不可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朱祁镇将问题转到了自己想要的问题上,说道:“刚刚闽西伯说过,各地俘虏了数万贼人,而这一次乱事,恐怕也有不少百姓流离失所吧。”

  此次民乱,不止叶留宗一个地方,不过只有叶留宗成了气候,其他的只是乘乱而已。

  “陛下英明。”焦宏说道:“福建乃是狭乡,而建宁府一带,尤其是人多地少,这一次乱世,建宁府流民遍地,已经有十万有余。”

  “这么多?”朱祁镇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小看了建宁府的人口。

  那么福建的福是福州,那么建是哪里?没错,就是建宁。

  可见建宁的兴旺发达。

  朱祁镇说道:“这些流民为什么朝廷卫所招兵,还没有多少百姓报名?”

  焦宏说道:“臣以为大抵是百姓担心,一世为兵世世代代为将军奴仆。不得自由。”

  朱祁镇听了,心中暗暗生寒。大明的经制之军,在百姓就是这样的形象。底层军户根本就是军官的奴仆?

  求一群奴仆能打赢仗,能保家卫国,可得乎?

  朱祁镇也知道,焦宏未必不是再给某些人上眼药,任何一个人的话,都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只是这句话,朱祁镇直觉感觉是真的。他微微整顿一下心绪,说道:“不管怎么说,卫所军户总要招满的,卿为福建巡抚,总理军政,有些事情还是要做的。”

  焦宏说道:“臣明白,回去之后,一定协助闽西伯,整顿卫所军务。”

  朱祁镇说道:“福建人丁黄册上是八十一万户,以卿看,实际人口有多少万户?”

  焦宏说道:“臣观福建户口,恐怕过了百万户。”

  朱祁镇叹息说道:“百万户?福建地狭人稠,一至与斯,这百万户恐怕也是说少了吧,朕听说,福建溺婴传统,宋时就有,而今可盛行乎?”

  焦宏从座位上起来,跪倒在地,说道:“臣无能,不能教化百姓,令陛下忧心,请陛下责罚。”



  朱祁镇上前搀扶起来,说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恶俗传承日久,不是一日两日就能根除的,以朕之见,究其原因,还是福建的土地不足以养福建人丁,故而福建人跑海之俗,沿海各地最盛,也是如此,不过是在风波之间,混一口饭吃而已。”

  焦宏说道:“陛下明鉴,福建百姓苦啊。”

  “朕知道,之前开海,都是一省一海关,福建特殊,朕让内阁下旨,泉州也可开海关。”朱祁镇说道。

  焦宏立即大喜谢过。

  在平定乱事之中,海关银给了焦宏很大的帮助。如此一来,沿海各省巡抚,已经不将海关看做负担。

  甚至当做一种福利。

  原因很简单,焦宏在紧急时刻挪用海关银,朝廷并没有处罚。只是将海关银算进了朝廷给福建的拨款之中。

  在户部走了一次帐而已。

  有了这个先例,各省巡抚都可以在紧要关头挪用海关银的权力了。海关虽然有些麻烦事情,但是有了额外的财政支持,对各省巡抚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算起来也算是福利了。

  朱祁镇说道:“无须如此,只是此事治标不治本,有斯土方有斯民,治本之策,就是为福建百姓开拓土地。”

  焦宏说道:“陛下所言,诚金玉良言,只是福建山中可开垦梯田的地方,都已经有百姓占据了,臣实在不知道,从哪里为百姓开辟土地。”

  朱祁镇说道:“福建以东有一岛,为夷州”

  焦宏说道:“夷洲?微臣知道。”

  朱祁镇说道:“地方上报说,夷洲上面虽然一片荒芜,但是土地却可以耕种的,土人出没之余,想来是可以养民的。”

  焦宏说道:“开国之初,信国公汤和,曾经出海,带回南宋遗民数万人。此岛自然是足以养民的,只是......”

  这一件事情,朱祁镇却是不知道。

  朱祁镇想开垦夷州,并非有什么军事上的想法,纯粹是形势所逼,毕竟福建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福建人口密度绝对是高于其他的地方的。

  也就是为什么,其他地方并非没有灾情,大家都可以等着朝廷救急,而福建沙县却扯旗造反,朱祁镇翻越很多资料档案,最后确定,那就是福建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比其他各省份都要尖锐的多。

  其实朱祁镇也想过,迁移福建之民去海西。

  毕竟从福建海路去海西的话,说不定比北方还快一些。

  但是朱祁镇想来想去,觉得暂时搁置了。

  倒不是朱祁镇担心福建在辽北水土不服。成大事则就不能太慈悲。这个时代但凡是官府移民,绝对会有死亡名额的。

  如果这死亡名额能压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朱祁镇也是可以接受。

  这十万流民再加上俘虏,只要全部能迁徙到夷州岛上,夷州岛上就可以置一个县了。

  之后就能慢慢经营了。

  朱祁镇思量一会儿,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

  “当时海上倭寇横行,方国珍残部到处都是,大寇频出,太祖皇帝为了百姓安宁,才下令禁海的。而今天下升平,四海安泰,还是有何人敢违逆朝廷之命,开海以来,更是有本朝子民游荡四海。今日自然是不同于往日。”

  “卿当思太祖皇帝是本意,才是真正遵循太祖遗命。”

  焦宏自然不会反驳朱祁镇的说法,毕竟焦宏现在乃是福建巡抚,而福建这一个省,可以说是对海禁最不满的省份。

  焦宏必须为福建省着想,他本意也是赞成开海禁的。只是有些话,即便他不说,放在朝廷之上,也是有人要说的。

  焦宏立即说道:“陛下圣明。”

  “此事,卿当与内阁商议,列一个章程给朕看。”朱祁镇说道:“等卿回去之后,就速速办理吧。”

  焦宏立即说道:“是。”

  朱祁镇本来觉得,能在夷州设县,就不错了。但是内阁商议的结果,却是夷州射夷州下辖一县,就是夷州县。而这个夷州知州,还担负着招抚夷州土人的责任。

  看内阁的架势,是准备在夷州建立一套土司体系,准备将大明在云南与贵州那一套给搬过来的意思。

  朱祁镇队这一件事情,还是相对满意的。

  朱祁镇越发明白,做什么事情,不要多想。

  做事本身,不要多做发挥,很多事情,内阁都不会故意不让皇帝做事的。

  就比如这一件事情,在朱祁镇看来,最大的好处,是一个先例。一个海外设府县的先例。

  官僚其实最喜欢袭承先例,因为这样做,会减少不少政治风险。

  有了夷州的先例,日后在吕宋,占城,马六甲,乃是更多的地方,设立府县便有了成例了。

  至于朱永,千里救援,不过杀戮太过,朱永手下竟无一俘虏,俘虏都是杨信和各地卫所上报的,所以内阁朝廷没有大肆宣扬,不过也承认了其功勋封其为抚宁伯,其余没变。

  还有杨信,神勇之名天下无人不知,飞骑一怒而穿喉,内阁封其为虎威将军,没啥变化,名头好听一点而已。


  (https://www.xbiqugex.cc/book_17342/6152564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i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i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