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天机再现 > 第二百零一章 建文朝遗事1

第二百零一章 建文朝遗事1


郑椋给了钱挨了训,还得连连点头称谢,那样子别提多可笑了,不过从他的表情上看接受批评还真的很虚心,毕竟郑椋也是个人物,好坏话还是听得出来的。

        回到郑椋豪宅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经过一个白天的抢修,在我们回来前电路终于抢修好了,三个人下了车,什么都顾不上了马不停蹄的来到了书房。

        在周瞎子家郑椋有好几次忍不住想去翻看宝鉴中的书册,都被紫毓拦住了,她是保护文物的行家,知道古籍最容易风化碎裂,一再坚持必须到有实验室设备的地方才能打开,所以我们才等到现在。

        郑椋家书房的规模堪比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他爷爷的大部分藏书都在这儿,天文历法,医卜星相无所不包,当然这么大的书房里不止有书,还有数量相当可观的文物藏品,以书法作品和名砚居多,选择在这儿打开书册的原因是屋中的一个角落里有一整套专业设备,还有一个足够大的工作台,采光也极好。

        紫毓又是调节空气湿度,又是分析书页的成分,最后发现都白忙活了,书页的成分竟然不是纸张,而是一种不知名的兽皮,薄如宣纸质感极佳而且柔软,几百年前留下的墨色丝毫没有变淡的迹象。

        打开一看并不是我们常见的书册形式,而是少见的折页,有点像皇帝的圣旨,估算一下整册书页才相当于八张32开的纸,但是上面却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蝇头小楷,字数达到了惊人的上万,笔法钢筋有力又不失秀气,更令人震惊的是上万个字竟无一处错误,即使是誊写的也是非常非常难得了。

        郑椋简单的看了一眼,就很识趣的把书册交到了我的手中,这好像已经成定制了,一旦发现和文字有关的东西,他们全都交给我去处理,我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了,毕竟专业的事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做,我也乐得如此。

        这本和《居民防盗守则》差不多篇幅的小册子,我却足足看了一个钟头,看完之后我心中众多的疑云全部解开了。

        建文四年燕王攻入京城,建文帝打算自焚殉国,最后关头被禁军将领就下,从密道离开南京,一路南下,途中招兵买马收拢旧部势力逐渐加强,恢复了一支近万人的军队,但大势所趋,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已附逆,队伍很快又被打残,只能转战到了朱棣控制相对薄弱的岭南地区。

        在山区打游击的一个时期里(将近一年),队伍规模不断的在缩小,围捕的人却越来越多,在最艰难的时刻,当初救过建文帝性命的几个亲信中出了奸细,大营被攻破,建文帝几乎是孤身逃走,身边只剩下了百十号人,期间还发生过近伺刺杀建文帝牟图赏金的事。

        这时的建文帝已经心灰意冷,不再念念不忘夺回皇位了,数年来的刀光剑影腥风血雨让他看透了红尘,他开始吃斋念佛,不再以原面貌示人,剃了光头穿上了袈裟,这也为了迷惑敌人。

        看到这儿我才明白,敢情皇帝出家可比传说中的晚多了,最后建文帝一行人来到了雷州半岛,当时的雷州半岛发达程度远不及江浙,但当地老百姓和官府衙门的人觉悟却很高,他们视朱棣为篡国的罪人,坚决拥护建文帝为正朔。

        但是斗争形势比之从前更加艰苦,死人是天天有的事儿,建文帝于心不忍选择了一条在当地被认为是很普通的办法,那就是出海下南洋。

        元末明初可是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战争最频繁,波及最广的时代,东南沿海一代的老百姓多有出海躲避战乱的传统,往往是乱时出太平回,然而元朝的残暴统治持续了一百年,造成大量的中国“难民”流落海外无家可归。但这并不是没有一点好处,往大了说开发了南洋诸岛,宣扬了先进的华夏文明,往小了说给留守在家乡的亲人又找了条出路。

        当时海禁不严,雷州一带的百姓很多都靠和外国人做生意谋生活,更有些富商搞起了海上贸易运输谋取暴利,从各大港口出发的中国船只纵横在茫茫地南海当中,形成了不少固定的贸易线路,有茶叶线、瓷器线、丝绸线、药材和香料线等等,这些都为建文帝出海提供了便利。

        最终他们出海的日子定在了建文8年的腊月,二十艘船,一千多号人,为什么选在那个时候书上没说,估计是斗争形势造成的,出海的时机不好造成了后续的一系列不顺,原本打算横渡琼州海峡到海南岛的深山中积蓄力量,结果这么熟悉的海道居然走岔道了,到最后他们也没见到海南岛的影子,可见队伍中真正的好水手其实不多。

        当然天气恶劣占了很大的因素,在古代没有制动力,全靠风力就没谱了,谁知道海风是向海南岛吹,还是向葫芦岛吹的,他们一直在海上漂了好几个月,好在不断能登陆一些不知名的小岛补充淡水和食物(据书中描述他们应该是在南沙群岛附近徘徊),在其中的一个面积较大的岛屿上,建文帝和他的随从无意间救起了一个野人婴儿,也就是我们在山洞里见到的那个像猩猩的巨人。

        这个婴儿长大之后身材异于常人,性情粗野,对建文帝却出奇的好,以父礼待之,此人力大无穷能生撕虎豹,善使双鞭有万夫不挡之勇,虽不能说人言但通兽语,常指挥野兽作战,是建文帝晚年的得力助手。

        救起野人后不久建文帝的船队遭遇了海上的狂风,船只和人员损失过半,在这个节骨眼神竟然遇到海盗了!

        不过笃信佛教的建文帝运气明显比我们好得多,我们遇到海盗是倒了八辈子霉,人家遇见海盗是遇见贵人了。海盗们和建文帝的舰只在海面上对峙了数天,当对方获悉建文帝真实身份之后,不但送来酒肉,海盗首领还亲自到旗舰上负荆请罪。

        海盗首领姓夏,祖先曾在南宋军中为官,宋被元灭后因不愿做亡国之奴,带着军卒流落到了海外,做起了无本的买卖,打劫过往的官船和洋鬼子的军舰,不期居然和流亡的天子相遇,所以才亲来请罪。

        建文帝不但没有处罚,反而重用了这个姓夏的人,还封给了他总兵的头衔,夏总兵对皇帝的封赏感激涕零发誓效忠,在他的指引下建文帝在一座大岛上安顿了下来,周围岛屿上的汉民听说中原的皇帝来了,纷纷前来投靠,岛上的人口迅速膨胀到了上万人。

        岛上物产丰饶,海中鱼虾取之不尽,但面积太小,终不是长久栖身之计,最后夏总兵想到了一个地方,他听说宋忘之后大量汉民流落南洋诸岛,其中最大的一支聚居在现在的吕宋岛,他们不但适应了当地的环境,还筑造城池建立了政权和洋人做生意,夏总兵一再提议前往吕宋岛定居,建文帝只得同意。

        一年以后“流亡政府”终于在雨林深处找到了传说中的城邦,但是当地人并不买这个流亡天子的账,最后双方动手打了一仗,和平居民哪是海盗和职业军人的对手,被打得大败只好降了。

        建文帝的小朝廷一下子又增加了数万生力军,声威大震,又接连收复了附近几个城邦和部落,实力空前强大。

        但是这个时候建文帝早已皈依佛门不问政事了,夏总兵乘机掌握了政权,皇帝被完全架空了,但是作为名义上的君主,建文帝仍然受到百姓的拥戴,夏总兵做贼心虚因此不断在国民面前表现出对建文帝的尊敬和顺从,他知道建文帝信佛所以驱使数千劳工在城市里兴建佛寺庙宇,并谄媚的把佛像统一修造成了建文帝的样子。

        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小王国越来越繁盛,人口激增到了三四十万,还保有一支两万人规模的军队,建文帝南渡时带来了大量的先进工具和技术,他带领百姓们不断地在雨林中开垦出大片的土地用于耕种,同时通过陆路海路贸易获取了大量财富,引得周围的部族和失散在南洋的华人纷纷来投,加上武力征伐,领土面积比建国时扩大了数十倍。

        当时人民生活富足性情谦和,尊汉法学孔子,国内儒风盛行佛法昌盛,俨然一个海外小中华的气派。

        然而繁荣之下隐藏着巨大的危险,人们却丝毫没有察觉,直到某一天王国的中心区域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地震,城市破坏严重,人民流移失所苦不堪言,但最可怕还不是这些,地震造成了大面积的地陷,成千上万长着翅膀的妖物从地陷裂开的天坑中涌了出来,它们嗜血成性吞噬了城中无数的生灵,一天之中都城中就死了上万人,几乎家家戴孝。

        第二天人们才渐渐从恐惧和震惊中清醒过来,纷纷拿起武器保卫家园,夏总兵也组织军队和蝙蝠妖孽作战,终于妖物被重新赶回到了地底,但是噩梦并没有就此结束,蝙蝠妖虽然被赶回了地下,可是仍然不断的骚扰和袭击地上的居民,城中的居民每天醒来都能发现被杀死吃掉的同胞,最后连夏总兵本人都被妖物啃下了脑袋。

        都城里的居民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惶惶不可终日,不断有人携家带口远徙他乡,眼见着刚刚建立的国家就有灭亡的危险,这个时候已经过上归隐生活的建文帝重新站了出来,他带着野人和一众卫士深入地下,猎杀蝙蝠妖无数,经过千难万险之后终于杀死了妖王,基本解除了妖物对王都的威胁。

        通过这次历险人们才知道原来自己站的这片土地下面竟然还存在着一个奇异的世界,建文帝发现了传说中阴间的黄泉,还发现了堆积如山的金银宝贝,我们都没想到金银不是建文帝所留,而是另有其人,这可以说是最大的意外了。

        建文帝这次除妖行动虽然战果辉煌,但却没能彻底根除这些妖物对地面上的威胁,仍有一部分蝙蝠妖活了下了,建文帝又带人在地下开挖隧道构建迷宫来困住它们,在地面上填平了塌陷出的坑洞,终于城中再没有出现过妖物伤人的事。


  (https://www.xbiqugex.cc/book_24351/105347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i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i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