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山河行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台湾序幕

第一百七十一章 台湾序幕


初秋的临安,还未来得及消退暑气,早起的人们渐渐使街市热闹起来。¥℉頂點小說,南城门一打开,城外赶集的人,一涌而进,街道上更是喧嚣起来。

        不久后,一骑快马从城门疾驰而来,马上骑士一路高喊:“大捷!我军歼敌十万!收复流求!”

        歼敌十万,收复流求?大宋自南迁以来,一直被北方强敌压着打,什么时候有过歼敌十万?街上的行人顿时愣住了,旋即沸腾了,欢呼起来,高呼万岁!尽管很多人不知道流求在哪,但有“歼敌十万”就足够了,街上所有人的情绪顿时爆发了,欢呼的声浪瞬间传遍全城。

        此时,朝廷的早朝还在继续,高宗赵构端坐龙椅,以一种似看非看的情态,目视前方,倾听着各部大臣的上奏。各位朝臣也尽力卖弄着勤于政事的态度,热烈讨论着各项议题。突然,宫外强烈地欢呼声,传入大殿,殿中君臣顿时惊诧莫名。

        “去看看怎么回事?”赵构皱着眉头,吩咐身边当值太监。

        “皇上大喜呀!沿海宣抚司急报,歼敌十万,收复流求!”当值太监还没走出大殿,殿外值守的侍卫就进殿禀报。

        “歼敌十万?”

        “收复流求?”

        朝堂上轰的一声,沸腾了,各位大臣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时出殿查问的太监,也返了回来禀报:“陛下,宫外的喧哗,是百姓听说沿海宣抚司大捷,高呼万岁!”

        赵构一听,更是精神一振,大喜道:“宣沿海宣抚司信使进殿!”

        片刻后,急递信使在两位侍卫的搀扶下,走进大殿,山呼万岁,呈上刘朗亲自书写的报捷奏折。

        当值太监把奏折转送到御案上,赵构略一看,就大笑道:“哈哈...刘爱卿果然不负朕望!刘爱卿以八千新建水师,和两千南越人组建的新军,破敌十万,收复流求,奇功呀!”

        “贺喜陛下,汉唐故地重回我朝,大宋中兴有望呀!”

        满朝文武立即出班跪地,山呼万岁,齐声道喜。

        “哈哈...朕与诸位卿家同喜!把信使扶下去,好生照顾,退朝!两府相公到富宁殿议事!”赵构愉快地吩咐几句,起身离开。

        两府相公赶到富宁殿时,赵构正端坐御案后,仔细翻阅刘朗的奏折。他见众人到齐了,立即让太监把手中奏折拿下去,给众人传阅。

        刘朗的奏折内容很多,归纳起来,有几点:

        一,介绍了此战经过,这当然是刘朗演绎的版本。他在奏折中讲了,自己如何设计诱敌,如何奇袭得逞,以及如何击溃顽敌收复流求。总之,过程复杂多变,情节曲折离奇,堪称以少胜多之典范。

        二,汇报此战成果和敌我伤亡情况,宣抚司以伤亡五百的代价,歼灭和俘虏倭寇海盗十万人,收复流求。所有缴获,折合白银,计一百万两。当然,实际情况,这十万人里包含了倭寇和海盗的家眷,上报的缴获也只有三成。

        三,战后证实了上次朝廷粮草和军械被劫,是流求上的倭寇和海盗干的,已经追回了十万石粮食和三万套军械。其余的粮草和军械,据查已经被他们运出了流求,宣抚司将继续追查去向。关于这一点,实际情况,读者朋友都知道的。

        四,流求重回大宋,为了避免与琉球岛国重名,建议朝廷按照流求原住民习惯称呼,把流求改名为台湾。为了台湾长治久安,建议朝廷设置台湾路,从各路迁移流民充实台湾,并在台湾筑城建立州县。此次缴获的钱粮,除去军士赏赐后,建议作为台湾移民筑城之用。台湾路五年免赋税徭役。

        五,在台湾设立市舶司,建立大宋海商进出口贸易中转站,三年内由宣抚司代管,商税减半征收,所得收益用于台湾建设。三年后,市舶司交还朝廷管理。

        六,允许台湾路从地方学府和流民中间征用县以下基层官吏,尽快构建官府机构。请求朝廷调派军队镇守台湾。

        “诸位爱卿,你们对这份奏折,有何看法?”赵构等两府相公都翻阅了刘朗的奏折,忙开口问道。

        两府相公低声略一商议,张浚首先出列奏道:“启奏陛下,沿海宣抚司这一战,对我大宋东南沿海的安全至关重要,流求收归大宋,铲除了近海最大的贼窝,东南从此安定了。而且流求是汉唐故土,如今重回大宋,预示我大宋中兴在即呀!微臣细看刘朗的奏折,条理清晰,证据确措,建言也很中肯。因此,微臣建议重奖收复流求的将士,同意刘朗的诸般建言!”

        张浚话音一落,秦桧也出班奏道:“启奏陛下,微臣也同意重奖收复流求的将士!流求的收复对我朝意义重大,京城百姓的欢呼就可以证明,从此海路将非常太平。微臣同意流求改名,这更显出我朝新气象,‘台湾’这个名字很不错,微臣建议采用。流求如今只是一片荒岛,移民充实非常可行,也有利于东南的长治久安,只是耗费巨大,刘朗既然有此建言,必然经过一番考量,微臣建议朝廷可以委任刘朗全权处理。刘朗的其他建言也都合情合理,微臣不反对,但对派军一事还需慎重,如今朝廷军力已经有限,还要维护京畿安全。微臣建议允许刘朗自行招募兵勇,那三万军械就作为朝廷的援助,划拨沿海宣抚司吧。”

        两位领头的人定性了,随后其他相公,也针对一些细节,各自发表了一些看法。总之,这次是开疆拓土之功,应该重赏,同意刘朗奏折上的一些要求,军队就不派了,沿海宣抚司兵力不足,就在当地自行招募。至于钱粮,朝廷是没有了,这次缴获的钱粮军械,也不用运回京城了,算是朝廷的援助,全部划拨宣抚司处理。对于战俘的处理,朝廷的底线是不虐杀,同意刘朗让战俘作为筑城的劳工。诸位相公之所以能如此爽快地答应刘朗要求,与刘朗年节之时,送出的大量礼品分不开的。

        最后,赵构君臣又商议了,对收复流求将士的封赏问题。

        第二天,朝廷明旨颁布天下:流求更名为台湾,正式设置台湾路,台湾路划归沿海宣抚司管辖,由宣抚司统筹筑城建立州县,移民充实。各路州县,配合沿海宣抚司,妥善处理移民工作。

        同时,另一道圣旨,由急递发往泉州宣抚司。

        当初,刘朗向京城发出报捷奏章后,不久,水泽乡和秦峰就带着一班文员工匠赶到了流求北部石堡。随后,吴能和石雪松也分别押运所有战俘,赶了过来。

        刘朗召集吴能、水泽乡、秦峰等人,商议了流求的规划,决定不管朝廷同不同意,流求都将改名了台湾,这里自然有刘朗前一世的情结。按照他的设想,台湾设置三个州府,分别为台北府、台中州、高雄州。台北府作为台湾治所,辖台北县、桃园县、新竹县、宜兰县、金门县、苗栗县;台中州辖台中县、花莲县、南投县、彰化县、云林县、澎湖县;高雄州辖嘉义县、台南县、高雄县、台东县、屏东县。

        行政区划商定好之后,刘朗令完吴能分掌台湾军事,继续剿匪和管理战俘;水泽乡分管民政,规划移民安置,官府构建,首先的任务,就是把刘朗释放的奴仆,分配田地,建立村庄;秦峰的任务就是搞基建,第一个任务自然是筑台北城,为了未来基建的需要,征得刘朗批准后,制造局即将在台湾择地开设分局,先期建造水泥厂和炼钢厂。安排妥诸事,刘朗就返回泉州了。

        圣旨下到泉州时,刘朗正好已经回来。圣旨中几乎批准了刘朗的所有建言,再就是对收复台湾将士的封赏,加封刘朗为镇海侯,刘朗妻徐慧为二品诰命,晓谕刘朗从缴获中拿出三成作为参战将士的封赏抚恤。

        圣旨委任刘朗全权管理台湾路筑城移民工作,沿海宣抚司自行招募兵勇,允许扩军至四万。其实,这也是刘朗的期望,只不过他大公无私的姿态要做足,至于朝廷对军队数量的限制,也没放在心上。

        刘朗接到圣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行文各路州县,要求配合移民工作,并发布告示,凡是帮助台湾运送流民的海商,进出台湾的货物将酌情减税。


  (https://www.xbiqugex.cc/book_28271/130023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i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i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