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黄巾天下 > 第两百零三章汗青不死,黄巾不灭

第两百零三章汗青不死,黄巾不灭


  毫无疑问,刘宏最恨的人,除了张角就是李汗青了。

  张角掀起了黄巾之乱,乱了他的江山社稷;而半路杀出来的李汗青则以一己之力扭转了原本形势大好的剿贼局面,让他和朝廷威严扫地。

  如今,张角已经被他剖棺鞭尸、挫骨扬灰,可是,李汗青却让他束手无策,甚至让他感到了恐惧。

  他也恨不得将李汗青千刀万剐、挫骨扬灰,可是,朱儁败了、董卓败了、张温败了、皇甫嵩也败了,好不容易集结起来的十余万大军仍然一败涂地。

  此刻听得众大臣提起李汗青,他心底不禁涌起了一丝无力感,就连声音里也多了几分疲惫之意,“眼下,集结到南阳的十余万兵马已经损失过半,而青州、并州又生了乱子……朝廷兵力匮乏,如何应付得过来?”

  闻言,殿中顿时一寂,旋即便有一位大臣出班出班相奏,“陛下,臣以为:李汗青才是祸根,因而,朝廷当剿抚并用,遣使招抚张宝、管亥,集中兵力围剿李汗青部!”

  此言一出,连忙便有大臣就附和了起来,“太尉所言甚是……”

  刘宏却有些无奈地打断了他们,“围剿李汗青部?如何围剿?皇甫嵩麾下十万精锐尚且吃了败仗,就凭眼下那几万残兵败将又能有几分胜算?”

  殿中众臣尽皆神色一滞,无言以对了。

  是啊,李汗青那厮悍勇盖世,前番集结十余万兵马尚且奈何不了那厮,眼下兵马匮乏,又能有几分胜算?

  沉默良久,一员身披金甲银盔的将领犹豫着开了口,“陛下,羌人彪悍善战,可以一用!”

  一员大臣顿时双眸一亮,连忙附和,“大将军此计甚妙啊!如此一来,既可以借羌人之力剿贼,又可借李汗青之力消耗羌人之实力,真可谓一石二鸟啊!”

  随即便有不少文武附和起来,“对对……此计甚妙啊!”

  却也有大臣慌忙反驳,“此计不妥!羌人桀骜难驯,时降时叛,只怕不肯为朝廷效死力!而且,旨意一下,羌人定然能识破朝廷的用意,多半会心生怨怼,再次反叛!”

  闻言,正洋洋得意的何进顿时变了脸色,“司徒此言差矣!羌人确实桀骜,却已投效朝廷十余年,如今就是一盘散沙,便是他们识破了朝廷的意图又能如何?”

  听何进这么一说,连忙又有人义正辞严地附和起来,“羌人既已投效朝廷,便是我大汉的子民,为朝廷效命便是他们的本份,岂由得他们偷奸耍滑?”

  羌人确实桀骜,时降时叛,断断续续与汉廷斗争了一百多年,但是,到了桓帝时,凉州三明横空出世,杀死西羌数万精锐,余者也被朝廷严加管控,如今确实群龙无首好似一盘散沙。

  但依旧有大臣继续反驳,“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听得殿中群臣炒作一团,刘宏只觉脑子嗡嗡作响,连忙大袖一抬,沉声打断了殿中的争论,“就依大将军所言,立刻遣使去往凉州!”

  他何尝不知道羌人桀骜,可是,自光武帝裁军以来,朝廷的常备兵力大幅缩减,每逢战事都是临时募兵,临时募集的兵丁确实难堪大任,而羌人虽然桀骜,说不定真能剿贼呢!

  说罢,也不待众臣反应,他连忙又补了一句,“传诏三河及司州各郡守:尽快募集兵勇……”

  临时朝会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散去,散朝后自有一队队缇骑带着刘宏的旨意匆匆地驶出了雒阳城。

  回到西苑的刘宏只觉浑身轻快:不就是一个李汗青吗?张角都被朕挫骨扬灰了,何况区区一个李汗青?

  刘宏心情大好,就准备大摆酒宴了,“传膳,起乐……”

  只是,他话音未落,便有一个太监匆匆而来,双手捧着一个火漆竹筒,神色惶恐,“陛下……冀州急报!”

  刘宏顿时笑容一僵,侍立在侧的张让也是神色骤变,匆匆上前接过那火漆竹筒就要呈上。

  眼见张让将火漆竹筒呈到了面前,刘宏这才强自一振精神,无力地摆了摆手。

  张让会意,连忙打开竹筒取出信看了起来,一开之下顿时脸色煞白,声音发颤,“陛下……冀州蛾贼死灰复燃,席卷常山、赵国、中山、河内……所过之处百姓响应,贼众聚集达数十万……”

  张让尚未说完,刘宏已然脸色煞白、摇摇欲坠了,“怎会如此?怎会如此……难道是天要亡我大汉吗?”

  但噩耗远不止于此。

  傍晚时分,又有一封急报自并州传来:郭太、杨奉等人在西河白波谷起事,所过之处百姓群起响应,已纠集十余万之众……

  第三天午后,又是一封急报自凉州传来:湟中羌人北宫玉伯联合西平豪强杨宋起兵造反……

  噩耗接踵而至,让刚刚恢复了一些信心的刘宏再次坠入了深渊。

  北海、雁门、西河、常山、赵郡、中山及河内、西平……遍地暴民,遍地都是暴民啊!

  这天下何时才能平定?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明明张角都已经死了!

  李汗青……都是李汗青那厮!

  李汗青那厮不死,黄巾就难平啊!

  一时间,天下义军蜂起,大汉江山危如累卵!

  与此同时,李汗青已经带着八百铁骑西渡颖水进军到了汝阴城外。

  汝阴城东郊,李汗青驻马城郊,遥望着城门紧闭的汝阴城,突然却觉得有些意兴阑珊了。

  自从进了汝南郡,他发现沿途乡野里的大家世族大多都已逃散一空,即便有留下来的也是那些在乡里口碑极好的,让他竟有些无处下手了。

  一旁的王顺似乎看出了他兴致不高,稍一犹豫突然劝了一句,“大帅,要不……干脆直接攻城吧?”

  自乡野里逃散的大家世族大多都逃进了附近的城池里,只要打下了汝阴城,自然能捞到大鱼。

  但李汗青稍一沉吟,却摇了摇头,“走吧!回南阳……”

  他突然有些想家了:离开南阳这么久,也不知道南阳近况如何了。

  王顺和周围的将士不禁都是一愣,颜良忍不住嘟囔了一句,“敢情跑了这么大一圈,啥都没捞着?”

  确实,在豫州转了一大圈,虽然惩治了不少多行不义的大家世族搜刮了不少钱粮,也有不少受了恩惠的贫苦百姓前来投效,但李汗青既没有带走钱粮,也没有收留前来投效的百姓,来时是八百轻骑,到了此时还是只有八百轻骑。

  也难怪颜良会有法了。

  他的嘟囔声不小,李汗青自然也听到了,突然回头笑眯眯地望向了他,“你想捞些什么?”

  迎着李汗青那笑眯眯的眼神,颜良却忍不住神色一紧,不敢吱声了。

  虽然李汗青平日里待他们都极为和善,但跟了李汗青这么久,他也清楚眼前这个看似和善的少年发怒时有多恐怖。

  而自己刚刚那话明显惹他不快了!

  见状,李汗青神色一缓,爽朗而笑,“不要总想着捞到了什么嘛,那样与流寇何异?要做大事,眼界就得宽一些!我们此行确实没有增添一人一骑,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什么都没有捞到!”

  说着,他回过头去催马便走,声音笃定,“这一大圈转下来,我们让沿途的汉军望风披靡,这已经足以让汉廷威风扫地了!本帅相信:不日定然就会有豪杰闻风而起,与我南阳黄巾军共抗汉廷,这收获还不大?”

  颜良暗自松了口气,连忙和王顺等将士策马相随,“末将受教了!”

  这一刻,他突然觉得,比起这个少年大帅,他颜良的格局确实小了。

  李汗青摆了摆手,声音一扬,“王顺,去告诉兄弟们:回南阳了!”

  就这样,李汗青过了汝阴之后突然加快了不步伐,带着八百铁骑一路向西,直奔南阳而去。

  相对李汗青一行而言,已经在雁门郡东站稳脚跟的张宝等人这几天就要春风得意得多了。

  冀州黄巾军复起,声势浩大;郭太、杨奉在河西也闹得轰轰烈烈,更重要的是,不论郭太、杨奉还是冀州的张牛角、褚燕、于毒、白绕、陶升等各路黄巾军首领都遣使来觐见了张宝,也就是说,这些义军首领都愿奉地公将军为共主!

  张宝的旧部自然欢欣鼓舞,热情周到地接待了各路使节,然后将他们带到了五台山深处的一座小山村里去见了张宝。

  但是,面对各路使节的恭维,张宝却表现得有些迟疑。

  山中小村的条件十分简陋,待到酒宴散去,张宝吩咐人将各路使节带去了村中安顿,又打发了帐下众将,但自己却独坐在帐中皱眉沉思起来,神色凝重。

  不多时,严振便去而复返,轻手轻脚地走进了帐中,径直走到帅案前,犹豫着问了一句,“将军,刚刚各路使节……”

  张宝这才回过神来,轻轻地打断了他,“严政,你觉得我比之李汗青如何?”

  严政稍一犹豫,一咬牙,“将军乃大贤良师胞弟,自当为天下义军之共主!”

  在宴席上,他就已经猜到了张宝的心思,这才会去而复返。

  他也不能否认李汗青比张宝强的事实,可是,黄巾军是大贤良师的黄巾军,如今大贤良师仙逝了,黄巾军自然该以地公将军为主。

  张宝却是一声轻叹,“汗青不死,黄巾不灭……我不如他多矣!”

  叹罢,他强自一振精神,“即刻传令在外各部:迅速放弃所占城邑,退回山中!”

  严政顿时双眸一亮,“将军高明!如此一来,汉廷定然会先对付李汗青……”

  张宝却是神色肃然地打断了他,“严政,你觉得西河和冀州各路义军如何?”

  严政微微一怔,犹豫着答了一句,“郭太、杨奉聚众十余万,声势浩大,冀州各部更是多达数十万……末将以为,眼下的形势一片大好,假以时日,我军定然能推翻汉廷,共致太平!”

  张宝却叹了一口气,“当初起事时,我军遍及八州,麾下何止百万,那时候,我也以为……”

  说着,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没有再往下说,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严政怔了怔,“将军不看好郭太……”

  张角轻轻地打断了他,“冀州之败犹在昨日,不可不慎啊!”

  黄巾军是个什么情况,他自然清楚。

  那郭太、杨奉虽然号称部众十余万,但其中裹挟了多少老弱妇孺?

  张牛角、褚燕、于毒等部的情况定然也是如此!

  就凭这样的队伍真能推翻汉廷?

  还是李汗青的游击战更稳妥一些啊!

  严政闷闷地出了大帐,走出十余步后喃喃地念叨起来,“汗青不死,黄巾不灭……汗青不死,黄巾不灭……”

  念着念着,他一声冷笑,“将军倒是抬举他……”

  


  (https://www.xbiqugex.cc/book_6996/6408957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i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i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