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原狱 > 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九章


这天早上,太阳挺好,曹二顺从白家老窑下夜窑回来,照例坐在院内的一块石头上,晒着太阳让老婆大妮给他擦洗身子。因着头痒,还解了盘在头上的辫子洗了头。洗下的两盆水都是黑的,盆底竟还有不少黄豆大小的炭粒子。

        这是曹二顺一天中唯一的享受时刻。

        早些年,大妮给他洗得极是认真,就像洗一只要吃进肚里去的猪羊,连耳朵眼里的炭灰都用细柴棒缠着棉絮掏出来。后来不行了,孩子多了,闹得凶,大妮身子骨也坏了,站得久了头就昏,洗得便也潦草了。有时洗过后,两只眼圈竟还是黑的,脚丫缝里还能掏出小炭块来。

        早先干那事也总是在这擦洗的时候。那时也不知咋的,劲就那么大,下了一天窑也不知道累,大妮**的手往他身上一搭,他就耐不住了,也不管身子洗净没洗净,搂着大妮就弄。和大妮弄时,冷不丁还会想到当年立在大妮身上的那个了不起的志向,总以为又占了大妮五升高粱的便宜。这一来二去的,一个个娃儿就赛跑一样出世了,日子越来越穷困。不是让好心的詹姆斯牧师带走了秋旺,这些年只怕更难。就在秋旺和詹姆斯牧师去上海的那年,老六够够又出世了,去年又添了个小七多子,都是儿子。

        现在,曹二顺真是弄不动,也不敢再弄了。只盼着在家养着的五个儿子和一个丫头能像地里的庄稼似的快快长大,各自出去自己挣口饭吃。十二岁的大儿子春旺去年第一个出息了,专为窑上编背炭的柳筐,已能挣钱补贴家用。三儿子冬旺和四儿子夏旺再过几年也能去编柳筐了。到那时就好了,有四个儿子帮着他养家,他就能再和大妮弄了,就算再生出个老八、老九来也是不怕的……

        这天曹二顺没想和大妮弄。三儿子冬旺正病着,两天没吃东西,大热天里盖了床破棉被昏睡在土炕上,让他心情抑郁。再加上又背了一夜煤,累得不行,往院里的石头上一坐,腚就沉得很,胳膊腿都不想动。这时的太阳是很好的,暖暖地照在曹二顺水淋淋的身上,渐渐地让曹二顺的抑郁的心绪好了些。曹二顺便想快快洗完吃点饭,先到煤码头上应个卯,打个盹,再到桥头镇詹姆斯牧师那儿跑上一趟,给冬旺讨些诊病的药来。

        偏在这时,教友曹复成来了,带来了窑上降饷的消息。

        曹二顺根本不信,让大妮去照应冬旺和孩子们,自己擦着身上的水,一边穿着破衣服,一边懒懒地和曹复成说:“……胡说,肯定是胡说哩!咱窑上的饷是同治七年人家白二先生定下的,都十二年了。”

        曹复成说:“同治七年是同治七年,这会儿是这会儿。这会儿咱桥头镇三家窑全在肖太平手上了,白二先生说了不算数,只有肖太平说了才算数哩。肖太平要降饷,你我有啥法子?”

        曹二顺仍是不信,用湿手拍着曹复成的肩头说:“肖太平就更不会降饷了,窑上的生意那么好,一船船的炭不住地往江南卖着,他就算不愿给咱加饷,也断不会降咱饷的。这你放心。”

        曹复成摇着头苦笑道:“我的好二哥哟,倒好像窑上的家是你当的!肖太平降饷的令箭都发到三家窑上了,你知道么?筐头、柜头们已言明了,就是从今日夜窑开始,每个窑的窑饷从五升降为四升。”

        曹二顺这才呆住了。

        曹复成又苦着脸说:“一听这话,我……我心里就凉了半截,二哥你想呀,我五个孩子呀,最大的才九岁,最小的只一岁多,原来就够紧的,再降了饷,我……我可咋活呀?”

        曹二顺讷讷着:“是哩,是哩……”

        曹复成叹着气说:“我知道,你和我一样难,又觉得你好歹总是肖大爷的亲舅子,就……就想让你出面找肖大爷说说,求……求他把这令箭收了!让他看在当年曹团的份上,允咱这班穷弟兄喘口气吧。”

        曹二顺一听这话就火了:“什么?求他?让我求他?求他肖太平?我……我不是要求他,却是要和他拼了!他狗日的凭啥降饷?凭啥?打从同治七年有这煤窑起就是五升的窑饷,他想黑咱一升?办不到!”

        曹复成问:“二哥,你……你想咋办?”

        曹二顺也不知该咋办,只昂着脖子说:“反……反正降饷就是不行!”

        曹复成试探着说:“他……他或许不降你的。”

        曹二顺说:“一样的窑工就得一样看待,他降了谁的也不行!这不公道!他肖太平这么做连上帝都不会答应。上帝让我们用诚实的劳动换取每日的饭食,没让我们累死累活再被他苛扣!”

        曹复成说:“是哩,肖太平的心现在是黑透了,上帝都会赞同咱和他拼一场的。”

        曹二顺想了想,对曹复成说:“咱马上在坡上串串,看看大家伙都是啥意思。若是大家伙都不怕事,咱就一起到肖家掌柜房找肖太平去论个理,论赢则罢,论不赢,咱……咱也闹一回歇窑!你看行么?”

        曹复成问:“二哥,这回,你……你敢出个头么?”

        曹二顺胸脯一拍:“咋不敢?!这回是他肖太平黑咱,咱在理哩!”

        曹复成高兴了:“那好,咱今日就去桥头镇——我知道的,一听说降饷,许多弟兄都骂起来了,个个气得直咬牙,现在就缺个敢出头去和肖太平办交涉的人。你既敢出头为弟兄们做主,弟兄们就全跟你走了。这交涉能办成最好,真要办不成,你二哥说声歇窑,咱……咱就歇他娘的!”说毕,曹复成满坡串连人去了。

        这番对话,让房里的大妮全听到了。大妮有些怕。待曹复成一走,马上过来打着手势劝曹二顺,要曹二顺快快吃了饭去煤码头上工去,别跟着曹复成一帮人胡闹。大妮认为,肖太平终究是曹二顺的妹夫,不论怎么降别人的饷,也不会降曹二顺的饷。因此还是不闹的好,更不要出这个头。

        曹二顺很不高兴,一把把大妮推出好远,闷声闷气地说:“……旺他娘,你懂个屁!若是只为了自己,老子早到肖太平手下当工头挣大钱了。别说一天五升高粱,就是五斗高粱也挣得到!老子正因为有志气,不愿沾他肖太平的光才白日去看炭场,夜里去下窑,凭诚实的劳动挣每日的饭食!”

        大妮苦着脸,指着房里病着的冬旺,又打着手势说:孩子病成这样,你得赶快到詹姆斯牧师那里去讨药,还闹个啥?闹得肖太平翻了脸,你连四升高粱也挣不上。

        曹二顺也记起了病中的儿子,便说:“冬旺的事我想着哩,到桥头镇办交涉时,我就顺便到詹牧师那里去一下。”

        大妮见劝不下曹二顺,先是眼泪汪汪,后就哭了起来。

        曹二顺这才好言好语地对大妮说:“……旺他娘,你别害怕,我还是那句老话,这世上饿不死肯出力的人!肖太平这么欺人,上帝都不会答应哩。上帝崇尚公义,我们就要讲公义,不能只想着自己,不顾公义……”

        为了公义,当天下晚,曹二顺带着侉子坡上近七十号弟兄拥到了桥头镇肖家窑掌柜房去见肖太平。肖太平不在。大伙儿又找到了白家窑掌柜房,肖太平仍不在。有人提议,再去李家窑掌柜房上看看。曹二顺说,哪儿也不去了,咱就去肖家大屋堵他,他总得回家的。一行人便又去了肖家大屋。

        肖太平显然有了准备,肖家大屋院里院外横眉竖眼的窑丁立了不少。弟兄们在曹二顺的带领下,往肖家大屋门前一站,先惊动了曹月娥。曹月娥没想到自己二哥会带人扑到自家门前来。一见曹二顺的面,脸色就很不好看,让护守家院的窑丁守着门,不放一个人进去,就像没看到曹二顺一样,对着人群问:“哎,你们这是想干啥?要行抢啊?!”

        众人怯着肖太平,一时间竟没有一个敢答碴的。

        曹月娥又问:“你们到底有啥事?”

        众人仍是不敢说话,目光都落到了曹二顺身上。

        曹二顺这才说:“我……我们要见肖太平。”

        曹月娥仿佛刚看到曹二顺,笑笑地说:“是二哥呀?你想见他还不好办?来,来,进家说吧。”

        曹二顺站着不动:“是……是我们大伙都……都要见他……”

        曹月娥立时翻了脸:“大伙都要见他就到窑上找,跑到我家门口来干啥!”哼了一声,又指着曹二顺的额头说,“二哥,真看不出,你这几年倒是出息了,竟能带着这么多人到自己亲妹妹门口来闹了,早知你本事这么大,我该少烦多少心呀!”

        曹二顺从妹妹的话中听出了鄙夷与讥讽的意味,一下子火了:“你少给我说这些没滋没味的话!我们今日要见的是肖太平,又不是你!”

        曹月娥哼了一声,说:“你要把肖太平当你妹夫,自然想啥时见都成;若是把他当窑主,你这背煤的窑工就一边歇着去吧!”

        这话太伤人,曹二顺气红了脸,正要对曹月娥发火,肖太平却从院子里出来了,往院门口的台阶上一站,问:“你们见我有啥事啊?”

        众人仍是看着曹二顺。

        曹二顺正在气头上,倒也不怯,甩开曹月娥,盯着肖太平硬生生地说:“有啥事你自己清楚!——你凭啥降我们的饷?凭啥?”

        肖太平说:“我降饷自有我的苦衷,也自有我的道理。”

        曹二顺说:“往日都是五升高粱,这是十二年的老例了!”

        肖太平说:“往日小窑刚开,又是大乱刚过,下窑的人少,工价自然就会高一些。如今下窑的人那么多,工价就往低走了,就是二十年的老例也没办法!”

        曹二顺说:“肖太平,你……你这是黑我们大家伙儿!”

        肖太平说:“我没黑你们大伙,倒是有人黑了我。”

        曹二顺说:“这不公道,过去都……都是五升!”

        肖太平说:“谁觉得不公道,谁别干。当年章三爷说过一句大实话,我记得真哩: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

        曹二顺心里很气,却又说不出更多的道理,只指着肖太平喊叫:“你……你坑人,过去都是五升,打白二先生立窑时就是五升,你……你黑了我们一升……”

        肖太平说:“二哥,你别叫,你是我亲舅子,对你又当别论了。窑上该降饷就得降饷,谁也不能例外。不过窑上降了你多少,回家我补你多少,你放心,我和你妹妹都不会看着你一家人饿肚子的。既有你这个穷亲戚,我总得认。”

        这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真让曹二顺难堪。

        曹二顺愣都没打,便叫了起来:“老……老子再穷也……也不要你肖太平来可怜!过去没让你可怜过,往后也不会让你可怜!老……老子今日也当着这大伙儿的面和你说清楚,你背地里补一斗我也不要,这五升的老例,你少我一合也不行!”

        曹月娥气道:“人世上只怕再没有像你曹老二这么不识抬举的东西了!不说我是你的亲妹妹,肖太平是你的亲妹夫,就算没这门亲,不少你的窑饷,你也不该再闹!”

        曹二顺双手掐腰,毫不含糊地道:“我要的是公道!是公义!是老子和穷弟兄们都该得到的五升窑饷!”

        肖太平说:“那我也和你说清楚,从今往后,再没有五升窑饷这一说了。今年是四升,明年没准就是三升,而且还得凭我高兴才能让你下这桥头镇的窑!”

        曹二顺气得浑身直抖,抖了半天,猛然转过身来,对众人喊叫:“你……你们都哑巴了?咋……咋都不说话?这……这是我一人的事么?”

        弟兄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仍不做声。

        最后,还是曹复成怯怯地说话了:“肖掌柜,求您看在咱往日一起流过血的情分上,就……就饶坡上这帮老弟兄一回吧!您……您看是不是只降外来窑工的饷算了。”

        肖太平阴着脸,摇起了头:“说实在话,外来窑工的饷本不该降,降你们这帮老弟兄的饷倒是应该的。我先透个话在这里:正是因着你们说的往日,我肖太平才亏了大本!亏了多大我也不说了,反正你们这群人十辈子也挣不出来!”

        曹月娥插上来说:“为了你们大家,我们已倒了大霉,你们竟还好意思为了一升高粱来闹!”

        肖太平缓和了一下口气:“我知道你们各位老弟兄日子不好过,可我肖某的日子也不好过嘛!你们只要还是明白人,就别闹了,都老老实实回去下窑。日后窑上好了,我也缓过气了,也许窑饷还能升回来。”

        弟兄们却不信肖太平的话。

        一个肖姓弟兄从人群中站出来说:“本家爷,您别和我们穷弟兄逗了,窑上的生意那么好,您咋会缓不过气来?咋会在乎这一升高粱?爷您就是剔剔牙缝也……也不止剔出一升高粱来哩!倒是我们……”

        肖太平再不愿和弟兄们多说什么,挥挥手打断了那个肖姓弟兄的话头:“好了,好了,别啰嗦了!你们要见我也见到了。我该说的话也都说了,降窑饷也是没法子的事,大家都快回去吧!我今日不怪你们,你们也别怪我,这叫有难同当,总不能让我肖某一人为过去那些烂事背黑锅。”

        众人大多泄了气,一时间全没了主张。

        眼见着人群要散,曹二顺急了,竟当着肖太平和曹月娥的面,公然号召起罢工来:“弟兄们,别信肖太平的鬼话!他亏也好,赚也好,都和咱不相干。咱就要咱的五升高粱!谁都别孬种!肖太平不仁,咱也不义!从今夜开始,咱全给他歇窑,让他自己去背煤挖炭吧!”

        人群里有几个弟兄马上跟着喊:

        “对,让姓肖的自己挣这四升高粱去吧!”

        “歇窑!都歇他娘的!”

        “歇就歇,都别当孬种!”

        ……

        肖太平火了,脚一跺,吼道:“你们别搞错了!今日已不是往天,老子不愁窑工不足,倒是愁着人多得用不完!你们谁想歇窑谁就去歇!歇了窑就再别想回到老子窑上做!”

        曹二顺决意拼到底了,手指着肖太平,大睁着一只独眼说:“肖太平,你别吓唬人!再不到你窑上做咋啦?我曹二顺就不信离了你肖太平,大伙儿就活不下去!就不信这天底下能饿死我们这些肯出力的弟兄!此地不养爷,自有养爷处!”

        肖太平像似不认识曹二顺似的,阴阴地问:“你曹二顺还真有本事领着大家闹歇窑?你……你会闹么?”

        曹二顺不再理睬肖太平,冲着肖太平“呸”了一口,转过身子对众人说:“弟兄们,明日咱谁都别去下窑,也别坐在侉子坡上晒太阳,咱全都到窑口去,对三省四县跑来下窑的穷弟兄说清楚:桥头镇窑饷从来就是五升高粱,不是四升,让他们都和咱一起歇窑,让四家窑全歇下来!”

        曹月娥当即叫了起来:“曹二顺,你……你明日真敢这么胡闹,我……我就没你这个哥了!”

        曹二顺指着自己瞎了的左眼,冲着曹月娥道:“打从肖太平打瞎了我这只眼,你们……你们肖家的人我就全不认了!”

        曹月娥哭了起来,边哭边喊:“滚!你们都滚!”

        曹二顺手一挥:“弟兄们,咱走,快回去睡觉,养足精神明日好去守窑口。”

        肖太平冲着众人道:“我再说一遍:谁跟着曹二顺闹窑,就永世别想再吃这碗窑饭!”

        众人不应,都随着曹二顺往回走。

        肖太平又喊:“曹二顺,你回来,我还有话和你说!”

        曹二顺回过头说:“不依着五升高粱的老例,我啥话也不听了!”

        肖太平气道:“这世上哪有啥不变的老例?你真是疯了哩!”

        ……

        就这样,寻求公道与公义的交涉失败了。曹二顺和自己亲妹妹曹月娥也当着众多弟兄的面完全撕破了脸。歇窑已势不可免。桥头镇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代表大众利益不谋一己私利的窑工领袖,也终于在肖家大屋门前出现了。

        桥头镇的良知就此记住了曹二顺。

        自然,也记住了后来发生的那场悲壮而孤独的罢工。


  (https://www.xbiqugex.cc/book_25941/115954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i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i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