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阖家欢快 > 第39章 受伤

第39章 受伤


有了猫之舌的带动,古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开启了每日的殷喜家n日游。

        对于自己的贪吃,古陶有时候都觉得不可思议,前世她虽爱甜食,但也没到饥不择食的地步。

        许是这一世殷喜给她的甜品们太好吃的缘故,如□□上瘾一般,对于那些美味的糖果,她的节操、她的下线,已经降到最低……

        这些日子,打着给殷喜补习的幌子,古陶可谓过了一把十足的吃货土豪瘾。

        一开始只是下午两三点去殷喜家,顶多待上两个小时。

        但是慢慢的,从下午的俩小时渐渐延伸到了上下午分别俩小时,以至于到最后的一天八个工作点,中间还管饭……

        古陶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混的这么贪吃,本来只是因为那一天半根的猫之舌,但之后半根渐渐长成一根。

        随后又从单纯的猫之舌跨越到了冷饮界的哈根达斯,印尼的千层蛋糕,丹麦的曲奇饼干,香港的元朗蛋卷、奇华饼干等等等……

        当然古陶是个不挑食的好孩子,甜品不够的时候,云南脆皮烤肉、西藏耗牛干、挪威三文鱼、百草味的鱿鱼条……她也是来者不拒。

        殷喜的甜品零食,苏兰的美味厨艺,使得古陶两个月的假期,披星戴月、风雨无阻的日日来此按时签到。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这个假期古陶是又吃又拿,为了报答殷喜家的口舌之恩。

        她也是用了心的陪着苏兰聊天唠嗑说八卦,跟着殷喜散步走路谈人生。

        夏天是玻璃钢的热季,车间生产的格栅原料这两个月卖的火热。

        忙着生产,人手就不够了,张海鹏爱人田春梅暑假期间带着张玲去了外地娘家。

        进货记账这一块儿则是张雪兰一个人在盯着,两口子里里外外也顾不上女儿,所以对古陶去殷喜家蹭饭这一事,也就随她了。

        只是不知不觉整个暑假过完后,古玉涛夫妇这才开始注意到古陶的不同之处。

        “怎么这件裙子也穿不上了?”

        “天啊,这件可是大着一码买的!”

        “哎呦喂,卡住,脱不下来……”

        在张雪兰的一声声惊叹中,古陶委屈,古陶想哭……

        两个月涨了整整十斤肉,体重从一百斤增加到了一百一。

        其实一米六七的身高配这个体重也说不上胖,但毁就毁在肉肉们长的太不是地方了。

        以前的小尖脸慢慢变成了肉圆脸,精瘦有劲的小蛮腰也开始横向发展多出了一小层游泳圈。

        暑假前,张雪兰给她买的好几套新衣服如今穿着也费了劲。

        而古陶也只能安慰自己,不能怪她胖,只能说那些衣服松紧力不合格……

        ——————————————————————————————————————————————

        今日是古陶来殷喜家的最后一天,过几日便要开学了,她要腾出时间准备上学用的东西。

        自从古陶来以后,殷喜家的院子里多了个遮挡太阳的小棚子,放上摇椅刚好能容下两个人。

        “陶陶吃雪糕。”

        殷喜手里托着一盘子冰镇西瓜,腾出的手从盘子最上层递给古陶一颗娃娃头雪糕。

        “好啊……”

        接过娃娃头,古陶默念:这是最后一次……

        今日苏兰殷亮去参加好友孩子的婚礼,家里只有她和殷喜。

        此时上午九点多,太阳相对温和,二人躺在摇椅上,舒舒服服的闲聊着。

        “陶陶高中想学文还是学理?”

        “学文!”奶香味十足,这雪糕够味儿!

        “那还住校么?”

        “前两年不住,高三住校!”

        咂摸咂摸嘴,童年的经典回忆娃娃头被古陶三下五除二消灭干净。

        顺着殷喜的问题,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古陶蹭的转头看过去。

        “你呢?学文学理?住校不?”

        “暂时不住,文理还没定下来。”

        古陶记得上一世殷喜学的是理科,跟姚梦琪还是同班。

        如果这一世,让他从文弃理,会不会发生改变……

        想到这里古陶顿时精神抖擞,对殷喜的未来也仿佛找到主线一般,有了前进的底气。

        “其实吧...其实文科专业也很多,像什么工商管理、经济贸易、金融学之类,也是不比理科差的!”

        说的这些,古陶渐渐也有些心虚,在现如今人们的观念里,男孩子能学理大部分都极少选择文科,尤其殷喜不论文理成绩都那么好。

        而且若是因为选择了学文,殷喜没有走上前世霸道总裁的路线,反而成为了文学界的四眼抠脚大汉怎么办……

        古陶被自己的胡思乱想深深恶寒了一把。

        “哎,算了,其实学文学理都没差的。”

        重躺回摇椅上,无精打采的前后晃荡着,古陶刚燃起的希望又被打回了原型。

        而一旁静躺的殷喜,则似乎被前方的一双小肉脚晃悠的吸引住了眼神。

        “不过...还是要找自己钟意的。”

        若有似无的低喃声,随着眼神的上移,而消声无迹。

        到了中午,两个人午饭自己动手解决。

        冰箱里的材料也很足,古陶从里面扒拉出了不少食材。

        “咱们吃炸酱面!”

        一块儿五花肉,一把豆芽菜,脆生的胡萝卜还有鲜嫩的小黄瓜。

        炸酱面的材料十分齐全。

        “好!那在下便等着品尝古大厨的厨艺了。”

        “公子您就请好吧!”

        甜甜一笑,身处厨房的古陶,又是一个战斗力爆棚的小厨神!

        在厨房想要打下手的殷喜被感染的也是情绪大涨,“要不要帮忙?”

        “出去出去,不要影响本大厨发挥!”

        把对方推搡到外,古陶手拿菜刀,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

        “没我的命令不许进来!”

        “遵命!”

        不知为啥,只要一想到殷喜在厨房帮她洗菜刷碗,古陶就有种负罪感,她怎能把未来的a市一霸指挥成接地气的洗菜童工……

        厨房里清净了,古陶开始大显身手。

        豆芽、胡萝卜先切丝焯水放凉备着。

        起油锅,切好的五花肉丁随着葱姜爆香过入锅翻炒煸油。

        随后,黄豆酱加糖再添小碗开水,在锅里小火咕嘟至粘稠浓郁。

        苏兰爱吃面食,冰箱里长备着一袋子面条馒头,而这一小袋的面条目测两个人吃都是有富裕的。

        煮锅下水烧开,把面条打散下锅。

        最后趁着面条没熟前,把蒜搅碎,加上醋香油调匀。

        一人一大碗的面条,加上菜码、炸酱调料,虽然普通,但却是家常饭里人人爱极的美味。

        ——————————————————————————————————————————————

        “快!快快去打120!”

        车间内,众人围在切割器旁,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工人平躺在空弟上,血流不止的右胳膊正被古玉涛紧紧按着。

        刚刚在切割格栅的时候,不知是什么缘故,受伤工人的右胳膊被卷了一大片肉去,还好本人抽的快,否则这条胳膊是保不住了。

        救护车来的很快,以极快的速度载着受伤的工人赶往医院,同行的还有古玉涛。

        突然出现的状况,引发的其他工人都心有余悸,干起活来也没之前那么带劲儿了。

        为了安抚工人,张海鹏亲自下了车间,跟着大家伙一起甩膀子干起了重活,这才慢慢压下了不良情绪。

        至于张雪兰则急忙跑去了银行,取了两万块钱,备着给工人看病用。

        “怎么样了?”怀里抱着一兜子钱,张雪兰气喘吁吁问道,从银行取出钱,她就马不停蹄的来了医院,口干的直冒火。

        “没事,没伤着骨头!”

        医院的走廊内,古玉涛一身大汗的坐在长椅上,拍了拍胸脯一阵后怕。

        虽然流血不少,但好歹没伤着筋骨,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人没事就好,干重活的怎么也有个受伤的时候。”

        轻轻抚顺着丈夫后背,张雪兰柔声开导着。

        “现在好多了。”拍了拍张雪兰的手,古玉涛表示无事。

        他是第一次碰上这种事,刚一来医院,脸色看着刷白,也是吓坏了。

        工人没什么大事,缓了半天,这会心里也平静下来了。

        给工人开了住院手续,又把家属接了过来,忙忙活活一整天。

        到了晚上古玉涛在医院一起守着,张雪兰则回家去陪着古陶。

        听完全部,古陶对车间发生的事也有些后怕。

        这次得亏没摔胳膊断腿,先不说赔钱的事。

        出来干重活儿的工人几乎都是家里的主力,要是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伤的可是一大家子。

        不过现在车间越做越大,工人们也不断增长,有个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

        这种受伤的事不好避免,不过也得想个办法,把车间和工人的损失都降到最低。

        “妈,要不给工人们上个工商保险吧!”

        古陶琢磨着,车间属于高危行业,上个保险是十分有必要的。

        以现在这个年代,工人们若是真出意外身亡,一般的厂子顶多赔个四五万。

        像今日车间收拾的工人,顶多也就给个万八千的。

        若是上了保险,他们给工人的一分也不会少,要是再加上保险理赔金,对于工人来说也算是额外的补贴安慰,不失为方便。

        “对呢!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一拍大腿,张雪兰一脸懊恼。

        以前在钢厂上班,厂子每年都会给工人上保险,尤其工商险,一年六七十块钱的保险金,若是工人有个意外什么的,是确确实实的管用。

        古陶的提醒,让张雪兰记到了心里,恨不得现在就给所有工人把保险都上了。

        只是由着工商保险,古陶突然想起一件大事,张雪兰和古玉涛的养老保险!

        上一世钢厂破产后,养老保险一开始并没有被这群工人们所重视。

        但随着国家保险的宣传提倡更广泛后,他们这群下岗工人才后知后觉。

        只是等他们重视后,才知道之前破产的钢厂并没有把养老保险的应有险金全部给大家交上。

        为了这事,连续好几年钢厂那批下岗工人一直在上访求助,这里面当然包括古陶的父母。

        而上访期间,他们也是吃了不少苦头。


  (https://www.xbiqugex.cc/book_33721/155609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i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i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