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超强人脉术 > 第五节 时刻记住:要经常赞赏别人的好

第五节 时刻记住:要经常赞赏别人的好


“您真棒!”“您待人很真诚,很值得人信任!”当你听到这样赞赏的话,你应该会顿时开心起来。推己及人,如果你经常赞赏别人的好,别人也会心情愉悦起来,那么你们的交往关系也会很顺利。

        有一位心理医生在银行排队取钱,前面的队很长,站在他前面的是一个满脸愁容的老先生。心理医生暗想,我一定要让老先生开心起来。于是这位心理医生一边排队一边上下打量着老先生。后来老先生摘掉帽子挠了挠头,心理医生发现老先生虽然弯腰驼背,看起来年事已高,但是却有一头浓密漂亮的头发。于是冲老先生笑了笑,一脸真诚地说:“先生,您的头发真漂亮!”老先生一直为自己一头漂亮的头发自豪,听到心理医生的赞赏,老先生开心地笑了起来,很快面容开朗地和心理医生聊起天来,心理医生也在排队的时候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这个案例中心理医生队老先生的一句赞扬可以让老先生顿时愁容不见,可见爱赞赏的话是人类的天性,人们都喜欢正性刺激,而不喜欢负性刺激。如果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能像案例中的心理医生一样,善于夸奖别人的长处,那么我们的交往会变得愉快很多、顺畅很多。

        精神交流胜过纯粹的物质交流

        古往今来,“酒肉朋友”都是靠不住的。因为这是一种纯粹物质交流的人际关系。依靠“酒肉”来换取朋友的真心,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心理学上的德西效应告诉我们:朋友交往不排除物质交流,但是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交流,纯粹的物质关系是不可取的。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实验。他随机抽调了一些大学生,让他们在实验室里解答智力难题。实验第一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进入第二阶段,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第三阶段,在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这说明: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了较大的兴趣。

        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如果你给他纯粹的物质奖励,这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内在吸引力。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启示我们,纯粹的外在物质激励在人际交往中是没有太大太长久的效果的,我们应当努力降低外在物质激励对内在心理激励的消极影响。加大你和交往对象的精神交流,你们的关系才会长久。

        ●要尊重对方

        真心尊重你的交往对象,让他感受你对他的尊重和诚意。这样他就会把你们的关系看成推心置腹的朋友关系,因而不会计较你在物质上给了他多少。

        ●远离酒肉朋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常和一些酒肉朋友混在一起,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和他们趋同,这是非常可怕的。而且“酒肉朋友”就像一个无底洞,拿多少物质利益都是填不满的。

        ●给予对方精神关怀和心理抚慰

        在对方遇到困难时或困惑时,给予对方精神上的支持和关怀,远比纯物质的交往要有力量得多。在朋友遇到困难时,给予对方关怀和帮助,朋友会觉得你是患难之交;在朋友走向歧途时,尽力劝导他,将他拉回正途,这比朋友进了监狱拿钱去赎人要明智得多。

        ●适当的物质扶持是必要的

        前面强调了精神交流的重要性,批判了纯物质交流的危害,但这并不是说物质交流是万恶的。人际交往的经验告诉我们,适当的物质交流对于增进友谊是非常有用的。一份满载心意或恰逢其时的礼物是精神交流的驱动力,可以让友谊更加深厚。

        以宽容的心态评价别人

        王处长是一个对人对己都非常严格要求的人,尤其是对于下属,他的要求非常严苛。在他手下工作数年的员工从来都没有得到过王处长的赞赏,但是挑错挨批是三天两头的事。王处长退休后因病住院,以前的员工来看他的只有寥寥几个。同一病房的另一位老干部,来探病的人络绎不绝,都是以前的下属们,这位老干部一见下属的面就说“小王,瘦了,变漂亮了”、“小杨,听说股票赚了不少啊,这脑子就是好用啊”、“小谢,听说升上去了,我就说凭你的能力早晚的事嘛!”王处长看了这一幕这才意识到,一直以来,自己太吝啬自己的赞赏了,此时他才后悔莫及。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像王处长这样的人,从他们口中听到的都是对别人的批评,想要听到他对别人的赞赏非常困难,他们对别人的要求总是很苛刻。由于这些人在评价别人时眼光总是很挑剔,我们常发现这些人和其他人的交往总是比较生硬,无法达到和谐的状态。

        心理学上的“慈悲效应”告诉我们,在评价别人时,应该怀着慈悲宽容的心态。“慈悲效应”又称为“正性偏差”,它是指人们在评价别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对于这种偏差发生的原因,心理学家有两种解释。

        ●马特林的“极快乐原则”

        它强调人们的美好经验对于评价他人的影响,认为当人们被善良的人、晴朗的天气包围时,即使发生一件不愉快的事,人们依然会依照自己的美好经验对周围的人和物做出有利的评价。

        ●西尔斯的相似性评价

        心理学家西尔斯指出,人们对于他人的评价有一种相似感,人们倾向于对自己作较好的评价,所以对他人的评价也比较高。

        这两个关于“慈悲效应”产生作用的原因解释启示我们,我们应该积极引导自己时刻保持快乐心态,在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看到对方的优点,以宽容的心态评价别人。如何培养我们宽以待人的心态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战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宽容态度。

        在纸上写下一个评价对象。

        从外貌到性格到能力找出对方身上的优点,

        对着镜子训练你夸赞别人时的表情,微笑要真诚,言辞要亲切可信。

        找一切合适的时机,时时夸奖对方。

        写下你宽以待人,真诚夸奖对方后,你们的关系改善有哪些?

        赞美要把握技巧

        赞美别人可以使对方愉快,同时被赞美者的良性回报也会使我们自己感到愉悦,这个快乐情绪生成和感染的过程使得你和对方之间可以形成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因此,我们一定要用好赞美这个有力武器,时刻将赞美的话挂在嘴边,掌握好赞美的技巧,促成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

        ●不吝啬你的赞美

        说一句赞美的话对我们来说并不难,而这一句轻而易举就能说出来的话可能对别人的意义非凡,可能会让对方改变消极情绪,增强生活信心;而且这句赞美的话会极大推动你们的关系。

        ●赞美要真诚

        赞美别人的话要出于真心。赞美的内容要确实是对方具有的优良品质。否则你的赞美会让对方觉得你言不由衷或者另有所图。如夸一个有体重困扰的人,说她身材真好,可能会出现“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的情况。

        ●赞美要及时

        赞美要把握时机,在对方取得重要成绩或者对方表现出优秀的品质时,及时赞美别人,这时的赞美是非常妥帖的,这种赞美的声音肯定会有不错的效果。

        ●赞美要适度

        赞美别人一定要把握好“度”,千万不要信口开河,赞美的过了头,过犹不及,赞美的过了头就会显得你非常虚伪。

        ●赞美的内容应是对方在意的

        赞美对方一定要选择对方非常在意的方面去赞美,否则不会引起对方足够的注意力。例如一个出色的主持人,你要是直接夸奖对方主持的好,对方可能因为听惯了这类话而不会有太大感觉。如果称赞中年妇女身材苗条、赞扬老年人身体硬朗,便很容易引起良好反应。


  (https://www.xbiqugex.cc/book_24752/106394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i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iqugex.cc